明和殿。
  “微臣参见陛下。”
  奉旨而来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恭敬地行了一礼,偷偷看了一眼龙榻之上面无表情的朱元璋。
  直觉告诉他,陛下已经动了杀念!但不知为何!
  “你跟朕多少年了?”
  朱元璋顿了一下,缓缓开口问道,语气平缓,像是在闲聊。
  “回陛下,十三年了。”
  蒋瓛愣了一下,仔细回忆了一下答道。
  “十几年了,你应该早就学会了什么事该做,什么事不该做才对。”
  朱元璋继续说道。
  听到这话,蒋瓛愣了一下,虽然还未明白朱元璋话中的意思,可是心底已经满是恐惧,面色逐渐开始紧张。
  “陛下,如果微臣做错了什么,还望陛下恕罪。”
  蒋瓛犹豫了一下,躬身一礼,胆战心惊的说道。
  既然没明白话中之意,那不如先认错。
  “锦衣卫奉的是谁的令?”
  朱元璋看着蒋瓛,冷冷的问道。
  “当然是陛下的旨意!”
  “微臣自任指挥使以来,从未敢擅作主张,一切都谨遵陛下旨意行事!”
  蒋瓛瞳孔骤缩,急忙大声答道。
  “既如此,为何朕觉得你还在为别人办差?”
  朱元璋冷冷的盯着蒋瓛,一字一句的说道。
  听到这话,蒋瓛浑身一震,脸色瞬间苍白,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,浑身颤抖。
  这一刻,他已经全都明白了过来!
  “你的前任,是毛襄,那时候的锦衣卫还被称为检校,他也曾对朕忠心耿耿,但最终却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。”
  “是朕亲自下令杀的他!”
  朱元璋顿了一下,若有所思的说道,像是跟蒋瓛讲起了一个遥远的故事。
  可是听到这些话,蒋瓛却逐渐面如死灰,身体颤抖的越发厉害。
  “指挥使这个位子,朕可以让你来坐,自然也可以让别人来坐。”
  “同样的,朕可以让一个人活在世上,加官进爵,但也可以让一个人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  朱元璋继续看着蒋瓛,声音冰冷的说道。
  “陛下!微臣知错!”
  “恳请陛下饶恕!”
  蒋瓛趴在地上,颤抖着说道,无尽的恐惧已经令他喘不过气来。
  “朕向来最讨厌自作聪明之人,你该知道朕说的是什么!”
  “如若再有下次,朕决不轻饶!”
  朱元璋冷冷的盯着蒋瓛,沉声说道,言语之间满是杀意。
  “微臣谨记!绝不再敢造次!”
  “微臣发誓,此生只忠于陛下一人!”
  蒋瓛用力的点着头,斩钉截铁的说道。
  “记住,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。”
  朱元璋意味深长的打量了蒋瓛片刻,冷冷的说道,眉宇之间的杀意渐渐退去。
  “微臣明白!”
  蒋瓛点着头,大声答道。
  “你去查一查,吕文博究竟是被何人所杀,顺便再查一查昨夜杀人行凶的,究竟都是一些什么人!”
  “查到线索之后不许向任何人泄露!”
  朱元璋话锋一转,沉声说道。
  “遵旨!”
  蒋瓛不敢迟疑,当即大声答道。
  话音落下之后,蒋瓛迟疑着继续候在原地,不过却发现朱元璋已经不再开口,这才恭敬地行了一礼,诚惶诚恐的迅速退出了大殿。
  从始至终,朱元璋从未说过为何斥责蒋瓛,也没说蒋瓛究竟犯了什么错,但他们二人彼此早已心知肚明。
  有些事,一旦说出来,就会转向另一种结局了。
  ...
  锦绣宫。
  朱允炆站在宫门外,看着面前这座熟悉的宫殿,却始终不愿迈步走入,因为他知道,一旦迈进去,再想出来,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。
  皇爷爷已经下旨,将他禁足锦绣宫,只要新的旨意没有来临之前,他就只能永远待在这深宫之内。
  从明和殿到锦绣宫的这段路上,他就想尽办法拖延着时间,可最终还是只能回到这里,因为他别无选择。
  只是他不甘心就这么输给朱允熥,因为直到朱允熥突然崛起之前,他一直都还是那个所有人都众望所归的太孙!
  虽然他早就发觉了朱允熥的不对,但最终还是晚了一步,输得一败涂地。
  如今落得这样的结局,他除了后悔自己当时的仁慈,别的什么都做不了。
  太子妃吕氏的寝殿内,首领太监季泉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。
  “启禀太子妃,二皇孙殿下已经回来,不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已经在宫门外站了许久。”
  “整个人无精打采,像是丢了魂儿一样,您快去看看吧。”
  季泉一边行礼,一边担忧的说道。
  “什么?!”
  太子妃吕氏愣了一下,微微皱了皱眉头,急忙起身向宫门方向赶去,心底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。
  离宫之前,李景隆已经差人向她传来了消息,可是当她赶到的时候朱允炆已经离开了锦绣宫,没有来得及阻止。
  此时听到季泉的禀报,她的心里立刻就明白,一定是出事了!而且是大事!
  很快,太子妃吕氏就赶到了宫门口,当她看到儿子双目无神的愣在门口之时,不由得心里一紧,面露担忧。
  “允炆,你怎么了?”
  “出什么事了?!”
  太子妃吕氏缓缓靠近朱允炆,一脸关切。
  “孩儿输了,而且是一败涂地...”
  朱允炆苦笑了一下,无力的说道。
  “陛下又责备你了?”
  太子妃吕氏皱着眉头问道。
  “岂止是责备...”
  “皇爷爷下旨,命儿臣从此禁足锦绣宫,不得擅自踏出半步!”
  朱允炆失落的答道,一脸苦涩。
  “什么?!”
  “那朱允熥呢?!”
  太子妃吕氏愣了一下,露出了满脸的惊讶,紧接着大声追问道。
  在她想来,既然儿子受了这么重的责罚,那朱允熥一定是截然相反,必定是论功行赏!
  “他...”
  “自然是深得皇爷爷赞赏,再立新功!”
  “这太孙之位,恐怕真的要与儿臣失之交臂了...”
  朱允炆惨笑了一下,不甘的说道。
  “即便他立了大功,陛下也没必要如此重罚于你吧?”
  “本宫这就去见陛下,让他收回成命!”
  太子妃眉头紧锁,说着就要出宫前往明和殿。
  儿子不甘心,她又何尝不是?!
  “母妃!”
  可是朱允炆却一把拉住了吕氏,摇着头,苦着脸说道。
  君无戏言,旨意已下,怎么可能随意更改?!
  吕氏停下了脚步,一脸凝重的看着儿子,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。
  其实她心里明白,即便自己去了,也不会有任何改变,很可能陛下都不会见她。
  但她看到儿子此时的模样,实在于心不忍。
  “来不及了...”
  “圣意已下,无力回天了...”
  朱允炆长叹了一声,抬头打量了一眼宫门,终于迈出了一步,踏入了门槛。
  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!”
  “只要人没事,一切就还有机会!”
  太子妃吕氏黯然神伤的看着儿子颓废的背影,缓缓跟了上去,耐心的安慰着。
  可是朱允炆却彻底陷入了沉默,无精打采的回到了自己寝殿,用力关上了殿门。
  太子妃吕氏站在门外,一脸无措,心中对于朱允熥的那份怨恨,越发的深入骨髓。
  ...
  夜幕下。
  流离宫。
  朱允熥缓缓从睡梦中醒来,舒畅的伸了个懒腰,发出了一声怪异的叫声。
  一觉睡到自然醒,满身的疲惫终于散去,整个人变得精神了许多。
  他已经很久没有睡得这么香了。
  从明和殿回来之后,他就直接钻进了被窝,没过多久便进入了梦乡。
  在梦中,他梦到自己站在明和殿外的石阶上,下面跪着满朝的文武百官,全都对他俯首称臣,威风八面。
  此时想来,忍不住笑出了声,美梦成真,或许说的就是他此刻的心境。
  不过距离成功,他注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,而且必会充满荆棘和杀戮。
  “殿下,您终于醒了!”
  或许是听到了殿内的动静,紫宁和琉璃结伴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,看到朱允熥面带笑容的躺在床榻上,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欣喜。
  从朱允熥回到流离宫之后,红鸢就已经下令,任何人不得前来打搅,接着自己便也回去歇息去了。
  不过因为担心殿下,紫宁一直守在殿外,后来连琉璃也加入了进来,两个人始终寸步未离...